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创新高校学生管理的意见(闽委教宣〔2011〕28号)

来源:本站编辑 点击数: 日期:2011-06-16 08:04:09

 

 

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福建省教育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创新高校学生管理的意见

 

闽委教宣〔201128

 

 

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办公室,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维护高校正常的教育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管理科学化水平,积极构建和谐校园,推动我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和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学生的利益为重,切实转变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坚持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相结合,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着力解决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实现学生健康成长与学校和谐发展的有机统一,为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二)目的意义。高校学生管理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学生管理,是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适应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履行高校中心工作任务的根本要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办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是加快学校发展、建立良好办学秩序,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迫切需要。

(三)基本原则。1.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高校政治优势。以高校党组织为核心,思政工作、辅导员队伍和学校各方面、各部门所形成的强大工作合力,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政治优势,也是加强和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根本所在,要得到进一步理顺和加强。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各种诉求,把关心和爱护贯穿到学生管理始终,与学生意愿、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服务学生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机结合。3.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在继承学生管理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管理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

(四)加强新生入学教育管理。在新生录取通知书中,仔细注明入学须知及各种注意事项。认真做好迎新接待工作,对符合有关规定的新生及时办理入学手续。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好开学典礼。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对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校规校纪教育、生理卫生健康教育、安全法制教育,特别要针对新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辅导员要经常深入新生,特别是入学后的一个月内要经常深入实际,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生活、经济等状况,把面上的教育和深入细致的个别谈心工作结合起来,使每一位新生都得到教育,帮助和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五)加强特殊学生帮扶工作。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优势、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的积极性,建立学习生活困难、心理问题、身体疾病、单亲家庭、情感困惑、思想行为异常、就业困难、少数民族学生等特殊学生的定期联系制度,深入开展帮扶送温暖活动,对重点关爱学生实施一对一对口帮扶,实施人性化的人文关怀,一人一策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转化、帮扶。发挥助学育人功能,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奖、助、贷、补、减(免)、缓”为主要内容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决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或辍学。重视加强外国留学生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外国留学生管理制度,设立外国留学生事务的归口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

(六)加强精细化辅导网络建设。深入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辅导,及时准确掌握学生思想脉搏和各方面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释疑解惑和深度辅导。健全完善辅导员工作日志制度,将辅导员日常工作情况实行日志化管理,促进辅导员工作规范化,强化辅导员工作责任心。健全完善特殊学生档案制度,对各类特殊学生的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健全完善谈心制度,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学生,每学期至少与所带每名学生谈心一次,特别要做好新生入学前、毕业生离校前等重要节点的谈心工作,定期与特殊学生谈心。健全完善工作博客(网页)制度,辅导员要积极利用工作博客(网页)、电子信箱、年级(班级)学生QQ群等网络工作平台,加强与学生在线沟通交流。健全完善家访制度,辅导员要以亲自走访、电话家访、书信家访或网络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联系。

(七)加强学生导师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学生导师制度,按照适当的师生比为每名学生确定导师对学生选课、专业学习方向选择、学习方法等进行指导。导师要通过深入教室、学生宿舍等,对学生进行集中指导、个别指导和谈心活动。正确处理导师与学生工作队伍的关系,把导师工作与学生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学生导师与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交流机制,实现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制定导师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具体考评办法,对导师任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优秀的予以表彰奖励。

(八)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管理。认真组织好教学实践、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大学生三下乡、“四进社区”和红色之旅,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积极探索和建立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管理体制。严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审批,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指导,安排带队教师,制订安全预案,开展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九)加强重要时段学生管理。做好党和国家重要会议召开、重大政策出台、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好特殊政治敏感时期的学生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学生认清形势要求、正确理性看待问题。做好期末学生教育管理,引导学生把时间精力放在温书迎考上,学生放假前离校前,要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强调学生在离校过程和假期中的交通、财产和人身安全。做好假期留校学生工作,建立完善假期特别是寒、暑假留校学生管理制度,做好假期留校学生的登记报备和住宿安排工作,落实假期留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措施,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假期留校学生文化生活。

(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使学生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做好学生心理普查工作,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展朋辈心理辅导,设立并畅通24小时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健全学生心理危机报告制度,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不断完善“学校、院系、班级、寝室”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四级预警机制和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置体系。按照师生比1:5000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配备,每校配备专职教师的人数不得少于2名。在心理辅导或咨询中,如发现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及时将他们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治疗。对有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经专业机构治疗过后返校继续学习的学生,要特别加强监控和帮扶工作。

(十一)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发挥网络育人功能,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网站建设,丰富校园网络文化产品,开展网上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共建、共创、共享校园网络文化。建立校园网上党校、团校和就业服务、心理咨询、学习辅导、在线咨询等栏目,用优质的校园网络服务感染和吸引学生。开展师生网上网下互动的文明上网教育、网络安全知识教育、信息安全形势教育,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教育引导学生不利用网络、手机短信传播有害信息。建立健全网络舆论引导、网络监管、网络技术、网络评论员和BBS版主五支队伍。

(十二)加强学生朋辈交往教育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骨干模范带头作用,注重发现、培育和宣传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重视挖掘校友中的优秀典型资源,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寝室文化,促进学生之间学习、生活、思想上的沟通交流,让彼此充分体验身边同学的关爱,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成长。

(十三)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根据季节变化和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节假日学生返乡等不同阶段,广泛开展法制和防火、防盗、防骗、防传染疾病、防食物中毒、防溺水、防交通事故等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救能力。 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不参与非法传销和进行邪教、封建迷信活动,不从事或者参与有损大学生形象、有损社会公德的活动。加强和规范学生宿舍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建立完善学生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故)处置工作机制,不断提高预测预知、现场指挥、依法处置、舆论引导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深入开展“平安先行学校”创建工作,持续深化“文明学校”创建活动,着力解决影响学校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保障广大学生拥有平安和谐的校园和良好的受教育环境。

(十四)加强学生社团组织管理。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健康发展。严把对学生社团的审查、审批、注册登记关,特别是要对学生社团组织大规模社会调查、举办哲学社会科学讲座和报告会等活动严格把关,并加强监督,不使违背宪法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和言论通过学生社团或社团活动得以散布和传播。加强学生社团骨干队伍建设,重视对学生社团负责人的选拔培养。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建立鼓励专任教师、专家学者指导学生社团的机制。探索和推进党团工作进学生社团,加强政治指导,在社团活动中融入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督促学生社团制定、执行《社团章程》和内部工作制度,对学生社团及其成员的行为加以规范,保证学生社团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十五)加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相衔接、与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制度体系,成立由学生代表组成的“学生听证委员会”、“教学质量监督与服务委员会”、“学生公寓管理与服务委员会”、“学生膳食管理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保障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加强对参与学校管理的学生组织和学生代表的指导,提高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十六)加强维护学生权益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学生权益保障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用健全的制度、体制和机制来维护、保障和实现学生的合法权益。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对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

(十七)加强毕业班学生管理服务。严格毕业班学生日常管理,建立毕业生动态管理档案,详细记载毕业生请假、实习等内容。加强毕业班学生实习实践管理,高校要负责联系落实实习实践单位,统一组织并安排带队教师负责全程管理和服务。加强毕业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毕业生准确定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成才观,积极开展就业信息服务,拓宽就业渠道,帮助学生实现就业。积极主动为毕业班学生提供服务,及时有效为他们排忧解难,为毕业生离校创造条件。组织毕业生参加毕业典礼、办理离校手续,引导他们开展有意义的毕业纪念活动,确保毕业生安全离校、满意离校、文明离校。

(十八)加强考核和评价机制建设。坚持以评价促管理,以评价促学生全面发展。对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或者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科技创造、锻炼身体及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把学生平时的思想政治、遵纪守法、道德品质、心理素质、集体观念、劳动观念、文明举止等方面的表现与班委选举、学生会竞选、奖学金评定、助学金评定、优秀学生评选、入党和毕业推荐等联系起来,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学生,要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十九)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严格按照师生比1200比例配备一线专职辅导员。以辅导员职业精神的培养为重点,引导辅导员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精神诉求,顺应学生的心理期待,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以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发展为核心,进一步健全完善辅导员录用、培养、管理、待遇、发展等有关工作制度和政策保障,切实落实辅导员双重身份、双重管理、双线晋升政策,使辅导员的成长发展路径更为宽广,真正做到政策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加强辅导员培养培训,不断提升辅导员的工作水平和育人能力,使辅导员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知心朋友。

(二十)加强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建设。高校全体教职工都负有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要将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部门都纳入到育人体系中来,提高管理和服务人员的素质。坚持校领导接待学生制度,每月至少接待学生一次,听取学生的意见。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聘任(聘用)、评优评先的首要依据,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加强教师育人先进典型表彰宣传,以优良教风带动优良学风的形成。建立完善后勤服务人员挂牌服务制度。建立完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担任助理制度,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

(二十一)加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与学生家庭和社会的联系,特别是要密切与特殊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及时反映其子女的在校表现情况,提高家长与学校携手共同教育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家长配合学校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作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和互动机制,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二)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学生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切实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领导,把学生管理工作列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制定完善工作方案和配套制度,并与学校教学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学校主要负责人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对学生管理工作负总责,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

(二十三)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要积极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创新,变管理为服务,变管理为引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积极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创新,提倡启发式、因材施教式、分类分层式,推行说理教育法、情境陶冶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自我教育法等具体方法。积极推进学生管理手段的创新,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时代感和针对性。积极推进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创新,健全和完善与学生管理工作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运行调控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激励监督机制。

(二十四)强化督查,确保落实。要把加强督促检查作为推进工作落实的关键环节来抓,及时发现问题,切实加以解决。建立工作考核机制,将学生管理工作作为教师组织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列入教职工绩效考核。建立学生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对学生教育管理不力,出现重大问题的,要视情节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各地、各高校要根据本意见制定实施办法,并报送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备案。

 

                              2011年5月27

 

 

 

 

 

 

校园文化